企业新闻

农业部信息化建设项目(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
发布时间: 2024-11-29 浏览: 13 人次

云南数字乡村工程项目简介

云南数字乡村工程项目计划在三年内总投资5亿元,旨在推动云南省信息化、数字化、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该项目是中国首个以信息化手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创新性举措,被《人民日报》头版报道,被赞誉为符合云南省情、改变传统农村经济社会管理模式的电子政务工程和德政工程。

云南省的数字乡村建设计划源于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的推动,孔垂柱副省长担任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这一宏大工程得到了全省多个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和贡献,旨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计划的第一阶段目标是在2007年底构建一个全面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包括覆盖省、州、市、县、乡的网络体系。

云南数字乡村工程项目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倡导建设,孔垂柱副省长任项目组长,全省10余个厅局共同承担建设任务,第一步将在07年底建成覆盖省、州、市、县、乡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完成34万个村委会、10万个自然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网页制作和信息上网发布,并于2009年逐步完成全省农村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云南数字乡村项目由云南省委书记白恩培倡导建设,孔垂柱副省长任项目组长,全省10余个厅局共同承担建设任务,第一步将在07年底建成覆盖省、州、市、县、乡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完成34万个村委会、10万个自然村的基础信息采集、网页制作和信息上网发布,并于2009年逐步完成全省农村工作信息化的建设。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布局

农业部根据现代农业的需求和发展规划,以及农业领域的学科布局和已有建设基础,设立了30个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资源利用。 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专注于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发掘和确认重要功能基因,为育种提供基因支持。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农业微生物战略资源收集、保藏、鉴定、评价,转基因生物用、农业蛋白质工程用两类基因和菌株遗传改良、农用代谢物等研究。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是国家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凝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的重要阵地,是促进农业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发展农业产学研联盟,加强农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农业部生物技术与作物品质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具备优越的研究条件。实验室占地广阔,拥有标准化的试验田450亩,以及9000多平方米的温室和网室,室内研究空间更是达到了5000平方米。

年,农业部投资1660万元建设的新实验大楼落成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作为全国重点支持的实验室之一,得到了860万元的经费支持,用于实验设备购置和基本建设。

农业部部署的2016年农业信息化重点工作有哪几项

构建面向不同区域的农业科技信息加工利用交互平台,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覆盖粮食生产核心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大城市郊区农业区等多个区域,针对各区域特点,集中研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建立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

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要求,在巩固已有整治成果的基础上,2014年农业部将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从源头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后,做好科学抗旱减灾。统筹规划,提前制定抗旱减灾应急预案,做好抗旱技术、物资和工作组织、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准备,提高应对旱灾的能力。建立健全土壤墒情监测网络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监测方法,提高墒情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科学性。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及时为农业生产和抗旱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包括农业数据库的种类和数量、农业信息资源获取量和网络、农业信息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4)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包括各种农业信息技术的用户数,按主要农业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如农业专家系统的种类和实际应用的普及率;(5)农业信息化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年继续在适宜地区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绿肥种植技术和大豆接种根瘤菌技术,同时,重点在南方水稻产区开展酸化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在北方粮食产区开展增施有机肥、盐碱地严重地区开展土壤改良培肥综合技术推广。 16。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你的看法是什么?

首先是农业科技信息化。比如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精准作业。以及大田种植的遥感监测。病虫害远程诊断。水稻智能催芽,农机精准作业。还有温室环境自动监测与控制,水肥药智能管理。以及家禽养殖的精准饲喂,发情监测,自动挤奶。第二个是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农村电商方面,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发展。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第一,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第二,农业结构性失衡局面有所改观。第三,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第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显著提升。第五,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五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以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调发展等。